本文转自湖北一品

一块币模在正常情况下可加工出两万多枚银币,银币的冲压加工是银胚在冷却情况下完成的,所需要的压力达到160吨,根据牛顿三大力学定律,力的作用是相互的,币模对币胚产生的作用力,币胚同样对币模有反作用力,力的大小相同,也是160吨。加工两万块银币,币模会受到两万次冲击,币模为硬质钢,硬度大而塑性小,在反复冲击下便会产生裂纹,当裂纹打印在币面上就会形成一条银线,这条银线叫模裂纹。

模裂的几个定律:

1、模裂的起点大多数情况出现在币面图案应力集中处,也就是图案高低突变处,产生裂口后往其它应力集中处延伸最后联成一条线,例如小头的英文,雕模和币面刚好相反,英文字母全是一个一个的坑,此处应力集中最大,为币面薄弱处,最先产生裂纹,许多小头英文字被模裂纹联成一体。

2、无论币面图案高低如何变化,只要产生裂纹就会是纵贯,不会有间隔,从起点到终点是渐弱过程,连贯而完整,打制在币面上也是一条完整的银线。

3、在高点的模裂纹会随着银元流通,慢慢的被磨平。

4、如果图案的凹处模裂纹忽然消失,延伸中的模裂纹并非渐弱,说明币模有假,银币有假。

本文转自湖北一品

银元荡音:当用手指顶住银元中央,再用另一块币边缘轻磕银元边缘,手指顶住的这块银元就会发出悠扬的荡音,可以长达五秒之久。

荡音的成因:当人手轻磕银元边缘时,就对银元施加了一个动能,动能传入银元内部,引起了银元内部银原子、电子、铜原子、电子和其它金属原子、电子相互的振动,相互的碰撞,动能量在原子和电子间传递,振动的频率相同,从而形成共振,共振最终形成音能传出银元,人耳接受到音能,从而听到荡音。当银元内的动能全部转变成音能后,共振消失,声音消失。

那么决定荡音的主要因素就是银元内部的各种合金的含量,银、铜、铬、镍等等,因为不同的金属的原子大小不同,电子数量不同,所产生的共振不同,传出的荡音也就不同。所以铅、铁、铜、银所发出的荡音是各不相同的,这是人眼看不见的内部结构,但通过荡音是可以听的出来的。

其次因素就是银元内部的内应力,内应力是如何形成的呢?银料在反复的轧制,币胚在冲打图案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压力,力的作用是相互的,有压力的同时,银元内部就有一个向外的张力,如同人手压一个弹簧,弹簧也有往外伸展的张力,银元的内部内应力会随着流通时间慢慢消失,消失内应力的老银元的荡音才会更悠扬、更柔和、更悦耳、更深远,音往下沉。

高仿币仿的再好,其金属成份和内应力一定和真币是有区别的,那么荡音就会有区别,前四秒荡音相近,无什么区别,到第四秒后高仿币出现了尖锐的杂音,音调往上走,而真币音调平和往下走,只敲一下的情况还不明显,特别是快速连敲两下时,两次共振碰撞放大了高仿币的尖锐杂音。